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分类错误!
解放思想:打破“矿坑思维” 为百年抚矿注入新活力
浏览:12次'时间:2025年11月7日

      【编者按】

  七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抚顺西露天矿并作出重要指示,为这座百年矿山的转型发展锚定方向;七年来,抚矿集团从“工业印痕”到“生态复绿”的蜕变,书写了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生动答卷。但面对企业资源接续不足、产业能级不大、智能化转型滞后、人才梯队断层、市场竞争力较弱等现实挑战,如何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以务实举措破解难题,以创新活力激活百年基业,成为我们迈向“基业长青”的关键命题。

  为深入贯彻落实能源集团主要领导关于推进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围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发展”,连续刊发三篇时评,以期从认识上率先破解发展难题。第一篇聚焦“解放思想”,直指“矿坑思维”“等靠要”等陈旧观念,倡导打破路径依赖、跳出舒适区,为企业转型注入思想动能;第二篇紧扣“实事求是”,直面安全、人才、智能化、市场等短板,强调以“真干”精神查遗补缺,用具体方案筑牢发展根基;第三篇围绕“创新发展”,提出跳出传统“煤字号”局限,以产业链延伸、智能化升级、资本运作破局,解锁百年抚矿的未来密码。

  这三篇时评既是对抚矿转型阵痛的正面剖析,也是对企业破局重生的探索思考,期待让更多人读懂抚矿人“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与“做则必成”的决心,更希望为全体干部员工践行使命、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有益借鉴。


      站在西露天矿满目苍翠的边坡上,看着曾经的“亚洲第一大露天矿坑”变身生态绿谷,每个抚矿人都该问自己一句:我们的思想,是否也像这片矿坑一样完成了“复绿”?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抚顺西露天矿并作出重要指示这七年来,我们靠着“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在治理矿坑、发展产业上取得了较为亮眼的成绩,但面对智能化转型滞后、人才断层、市场份额狭小等问题,仍还有部分干部员工依旧抱着“等靠要”的老观念,困在“挖煤卖资源”的旧思维里。

  明年是“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如何规划实施好未来五年企业发展战略,做强做优做大现有产业,促进强链补链延链,推进转型升级接续产业建设,让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行稳致远,解放思想对现实抚矿更具有积极意义。有的同志总觉得“老办法管用”,一提到智能化就觉得“投入大、没必要”,一谈到资本运作就说“看不懂、不敢碰”;还有的中层干部仍满足于“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缺乏开拓市场的闯劲,导致传统产业至今还依赖集团“输血”,而外部市场这块“蛋糕”却始终啃不下来。更让人忧心的是,面对人才短缺的困境,还有人抱着“按资排辈”的老规矩,看不到年轻人才的潜力,让“后继乏人”的隐患越积越深。

  解放思想从来不是喊口号,而是要冲破“看不见的矿坑迷雾”,打破对“传统路径”的依赖,打破对“舒适区”的迷恋,打破对“不可能”的胆怯。就像某些资源枯竭的地区的教训警示我们的,不主动求变,再辉煌的历史也会变成“包袱”。我们要多问问自己:别的煤矿能搞风能、做文旅,我们能不能做得更好?别的企业能靠智能化降本增效,我们为什么还在“拼人力、拼经验”?面对油页岩产业的资本运作,我们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等待?

  解放思想,就是要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打破常规,围绕“持续高质量”这一主旋律,谋管理、谋创新、谋产业、谋发展,不仅要从“一把手”带头做起,更要让每个干部员工都动起来。领导干部不要以单一的“厂长矿长”维度看问题、抓管理,要有“企业家”的思想和谋略,把视角从“矿区内”放到“全国乃至全球”,研究国家能源战略,琢磨市场需求;中层干部要跳出“上传下达”的惯性,主动思考怎么带队伍、拓市场、创效益,把“断层”的管理梯队补起来;普通员工也要放下“吃大锅饭”的念头,主动学技能、钻技术,让自己成为能支撑企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现实让我们愈加深切地感到,百年抚矿的新征程,首先应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征程。只有把思想的“矿坑”填平、把观念的“荒坡”复绿,我们才能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才能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辜负广大员工家属的期待。


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 Reserved. ICP备案:辽ICP备19017644号  辽公网安备21040202000253号
抚顺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制作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