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分类错误! | ![]() |
向阳而生 融光焕发 ——绘就绿色低碳发展新图景
浏览:32次'时间:2025年10月21日
专刊部 鲍雅辉 秋空高远,艳阳穿过云层,将抚矿集团公司西舍场绵延上万亩的光伏矩阵“镀上”金色,转换成源源不断的电能输送至千家万户。昔日的矸石山,俨然成了光的海洋,谱写着绿色低碳发展的壮阔诗篇。 七年来,抚矿集团公司深入践行“双碳”战略,深入做好西露天矿综合治理与整合利用大文章,全力打造以光伏发电项目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园,充分挖掘矿区西舍场、南舍场土地资源潜力,建设了340MW光伏发电项目,在向阳追光之路上蹄疾步稳,成为集团公司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绿色能源”篇章的生动注脚—— 并网发电至今,光伏发电设备运行高效稳定,实现发电量约12.4533亿千瓦时,上网电量约12.3515亿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约14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3170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约4760吨。一组组数据,不仅体现了光伏发电项目在能源供应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展示了其在环保方面的突出贡献,绿色低碳经济已成为抚矿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 驭光而行,打造产业发展新天地 占地8000亩的西舍场光伏发电项目,不仅是清洁能源的生产基地,更是一座精心设计的“光伏+生态治理”能源花园。项目总装机容量300MW,总投资12.85亿元,年均发电量约4.4亿千瓦时,以煤矿采剥排弃场、采煤沉陷区为“主战场”,采用高效半片单晶硅双玻双面540组件电池板,正面利用直射阳光发电,背面则利用地表漫反射进行发电,将“生态包袱”变为“阳光财富”,绿色动能奔涌不息。 发电站监控室内,当日集电线电量、当月集电线电量、辐照强度、等效利用小时数等数据,清晰呈现在新能源产业管理系统显示屏上,运维人员通过监控系统实时关注发电量,不时低头记录,分析效率短板,保证发电稳定,一股蓬勃向上、向新向绿的热潮扑面而来。 光伏电站是个精密完善的系统,日常巡检运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集团公司强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设,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完善标准化管理体系,规范电站可视化标识设置,创造了安全清晰的工作环境。科学制定发电目标,在优化运行管理、做细设备检修维护、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及开展机组设备综合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向“无缺陷运行”目标迈进。持续向国内光伏发电标杆企业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向行业先进标准看齐,追光逐电,发挥设备最大效能。 技术迭代,奏响追光逐日的高效进行曲 “12区、高度80……”待运行人员输入程序,无人机匀速前进,时而高飞,时而低巡,俯瞰整个12区光伏板。15分钟后,无人机自动返回机舱,巡检报告随即生成,内容涵盖巡检电站、风速、飞行时长、飞行距离、发现缺陷,巡检结果显示无缺陷。除了无人机外,他们还利用机器人巡视升压站220KV设备运行情况,利用导轨机器人监测35KV高压室开关柜面板上的所有运行数据。这一“数字化智能运维系统”,正是光伏电站技术迭代、精细管理的真实写照。 基于“资源配置科学合理、专业管理规范精益、设备运维智能高效”的工作思路,运用三维建模关联数智技术,实时采集分析数据,实现对发电机组运行状态、负荷情况、关键指标的综合监测和分析决策,不仅有效解决了光伏电站偏远、面积较大、设备较多、分布广泛,运维人员无法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运行异常的难题,而且还实现了电站运维模式由属地分散式监控向远程集中监控、智能监控转变,获得了更精准的安全运行保障。 秉承“度电必争”的管理理念,与电网调度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合理调整发电计划,实时监控调整SVG动态补偿参数,满足电网需求。深化电力市场化交易,多渠道拓展清洁能源交易电量规模,科学合理做好电量分解,运用精细化管理手段严格控制电量偏差,发电效率稳步提升。目前,各电站网厂交互平台日发电量、上网电量上报准确率、网厂交互平台月工作票结票率、电站与调度汇报准确率均达到100%。 “光伏+农业”,一片土地两份收益的绿色样本 置身西舍场,一面面光伏板如同镜子一般,捕捉每一缕阳光;光伏板下,温润小气候让农作物长得格外舒展:红红的高粱笑弯了腰,颗粒饱满的小豆、黄豆挂在绿色的茎蔓上,一簇簇从行间探出头来,一片片深蓝色的光伏板与田间绿意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阳光被“折叠”利用,矸石山成了宝地,一片土地两份收益的绿色样本愈发亮眼。 光伏发电项目的成功引进,让昔日的西舍场实现了华丽转身,正在催生新的“阳光经济”。在保证光伏发电项目运行稳定的同时,集团公司积极探索“农光互补”发展模式,千方百计延长光伏产业链,用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采取“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的方式,将舍场治理和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机结合,推进光伏农业综合利用,倾力打造农业收益与能源发电双赢的良好局面。 近两年,已种植高粱、黄豆、红豆等农作物千余亩,实现了“一地两用”,地表蒸发水量降低20%至30%,并有效降低风速,地表生态也得到了恢复,业已形成现代科技型高效光伏农业园区发展模式。与此同时,风电、光充一体等新能源项目也正在有序推进,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