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团要闻
昔日盐碱地 今朝稻飘香
浏览:1439次'时间:2023年11月14日
——抚顺矿业集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壤增效颗粒应用到吉林省大安市盐碱地试验田喜获丰收 鲍雅辉 10月16日,在吉林省大安市海坨乡互助村盐碱地试验基地,180亩水稻试验田喜获丰收。“俺们这盐碱地多年撂荒,利用抚矿集团公司研发的土壤增效颗粒进行改良,水稻亩产能达到500公斤,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海坨乡互助村村民喜笑颜开。 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阵阵微风卷起金色波浪。田间地头机器轰鸣,收割机来回穿梭作业,稻香四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环境资源研究所所长宫亮、植物营养与环境资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牛世伟分别对各个试验区进行了水稻和土壤取样,准备进一步研究。 亩产500公斤,这个产量听起来不算惊人,为何引来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 “这180亩水稻是矿山固废农业资源化利用项目试验田。我们将矿山固体废弃物变废为‘肥’,研发出的土壤增效颗粒混配到这片盐碱地当中,效果良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鲍明福告诉笔者,他们以矿山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特定的外源辅料,经水淬、堆沤、调酸碱等特殊工艺,加工配制成一种保水、改土新材料。这种土壤增效颗粒兼具供肥、保肥、保水、改土等功能,可以作用于地表层60公分甚至1米,长期改良土质。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环境资源研究所主任牛世伟对这一项目保持了浓厚的兴趣,多次到试验田考察指导。“我看到水稻长势良好,成熟度也很好。”牛世伟说,这个产量比一般的盐碱地水稻产量要高,抚矿集团公司的土壤增效颗粒值得推广,它具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置换盐碱的离子,同时还具有调酸调碱的作用,效果确实不一般。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环境资源研究所所长宫亮对这一产品的机理也很感兴趣。“目前来看,改良的效果相当不错,希望有更多实验数据来相互印证。” 现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相关人员采集了三份土壤样品,准备送往相关科研单位进行检测。据了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连续三年在辽宁彰武、凌海,内蒙古翁牛特旗格日僧苏木,吉林松原太平川种植试验田累计近千亩,粮食和蔬菜产量颇丰。 大安市委常委、宣传兼统战部部长王丹告诉笔者,大安市是近年来吉林省盐碱地治理较活跃的城市。吉林省自然资源厅在大安市海坨乡互助村设立了盐碱地土壤改良试验示范基地。今年是盐碱地改良的第二年,共有十余家科研单位参与其间。事实证明,抚矿集团公司土壤增效颗粒成效不错,期待有更多的合作。 检验结果显示,大安市海坨乡盐碱地的pH值在10左右。负责试验田管理的集体局相关人员,在省农科院科研人员的指导下,以土壤增效颗粒为核心,通过科学配比对土壤进行改良,pH值降到了8.5以下,完全可以满足耐盐碱性作物的生长。 据统计,我国约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约1.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开展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化土地存量为耕地增量,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集团公司瞄准这一战略机遇,将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全面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倾力打造低值废弃物协同处理示范基地,让固体废弃物‘变废为宝’,力争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李国君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