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分类错误!
郝本权:技能成就梦想 奋斗点亮人生
浏览:303次'时间:2025年5月8日

——记“抚顺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页岩炼油厂ATP车间干馏班班长郝本权

 

图/文 专刊部 鲍雅辉

 

  一天八个小时工作时间,郝本权多半忙碌在现场,从地面到ATP装置的第11层,百余种动静态设备,逐一都要巡视到。

  偶尔停下来时,他的眼前就会出现页岩在干馏炉内翻转的情景:灼热、凝炼,而后华美转身——被炼制成优质的原油,运送到每一个需要它的地方。

  有时候,他甚至觉得,自己就是那块页岩。

  ●将精准定位作为转变观念的“原动力”

  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

  1993年,郝本权入职页岩炼油厂。面对崭新的一切,他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一定要成为原油生产岗位的骨干力量。

  彼时,郝本权被分配到牙水岗位,每天跟在师傅后面,认真学习一招一式。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载着装置的工艺原理、现场流程、重点参数,以及操作步骤、应对突发情况的处理方法等等。看似简单而乏味的工作,让他干得津津有味。车间师傅都表扬他,当时的班长曹亚方更是对他赞赏有加。

  “小郝,这个火层你帮我调一下。”“小郝,这个干馏炉可能有问题,你帮我看看。”不管是哪样,无论是谁需要帮忙,郝本权总是高高兴兴地接下任务,一丝不苟地去完成。

  当时,有人对他如此的乐此不疲表示不解,因为那毕竟不是他的分内工作,既耗时费力,且似乎也没有多大的收益。但郝本权不这么认为,“发现、处理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对自身工作技能学习和领会的过程。其中有不明白的问题,随时跑去问,前辈们也都乐于作答。这对我专业上的提高,益处多多。”

  见习期结束,无论是切换,还是看火、放页岩,哪个岗位郝本权都操作的游刃有余,且仅用了2年时间,便成了原油车间外操岗位青年中第一个“全岗通”,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

  “在技术领域,知识更新速度之快超乎想象。我始终坚信,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淘汰。”郝本权说,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是他在技术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将把握机会作为实现价值的“推进器”

  学精学透,方能游刃有余。

  2009年,郝本权有幸加入ATP运行团队。这一刻,也意味着他将离开工作了15年且已熟练掌握的抚顺式炼油工艺,投入新工艺、新技术、高回收率的小颗粒炼油工艺之中,迎接未知领域的挑战。

每天,郝本权一边研究外方给的工艺包,一边到施工现场观察各种设备工艺管线的走向。由于工艺包都是外文,翻译的专业术语不是很准确,与实际冲突很大,有时根本就对不上。他就一遍遍研读工艺包中的数据,然后再与现场实际比对,发现两者不符的地方就记录下来,积极找外方工作人员进行沟通,直到把问题弄通弄懂为止。

有人或许会埋怨:干嘛这么折腾?郝本权却乐在其中。他会一边在现场操作,一边问自己:还有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是否能保证作业安全?

  等新的方法找到后,他会感到一种由衷的欣喜,因为萦绕在脑海里的那些问题终于有了答案,而此前繁琐、复杂的工作过程,在他,便也成了一种享受。

  在ATP工艺设备的安装调试、冷运、热运,到联运成功,郝本权完成了整套工艺的学习和经验积累,并在2019年工厂举办的技术比武中,荣获“首席员工”称号。

  一直以来,郝本权都很庆幸自己能进入到页岩炼油厂,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身处这样的单位,本身就能激发一个人工作和奉献的激情。而且,尊重技术和人才是这里始终不变的大环境,甚至空气里都弥漫着一种鼓励学习和创新的浓厚氛围。

  每一次学到新知,他都尝试着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哪怕是小范围的试验或模拟项目,他都不会放过。有一次,为解决除尘系统堵塞的问题,郝本权根据技术参数判断是因循环喷淋设施导致。经多次调整喷淋角度、改变喷淋水量,最终找到了最优解。

    2022年,在集团公司“第九届技术比武”中,郝本权荣获“技术标兵”称号。一时间,掌声、祝福声纷至沓来。“技术之路如攀峰,每一步都是对自我的重塑。那一刻,我的心情特别复杂,既有对‘差一步登顶’的不甘,更有对自我突破的强烈渴望。” 郝本权坦言。

  每项工作任务或活动结束后,无论成功与失败,郝本权都会进行详细的复盘,认真总结,工作日志上赫然出现这样一段话:“虽然熟练掌握了常规操作,但应急处理技术能力尚显不足,在确认‘简单且使用频率不高的工艺流程’部分时出现犹豫不决的短板,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奋勇向前。”

  那么如何破局,才能走向巅峰?

  郝本权称之为“底层攻坚行动”,即:利用业余时间啃下《ATP培训手册》《ATP运行指南》等专业书籍;午休时间,带上笔纸爬上管桥,一条管线一条管线的捋,一个设备一个设备的查,直到将这一区域有几条分支,从哪来到哪去,全都摸索清楚,画在纸上,记在心里,再开始对下一区域进行梳理。

  有的同事不理解,说该休息不休息画它干啥,你还想当状元咋地!每次听到这些,郝本权只是淡淡一笑,可心中的状元梦,却愈发真切了。经过近一个月时间的摸排整理,他不仅在纸上画出了全部ATP工艺管线走向,还把这张图深深地烙在了脑海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更是游刃有余。

  两年后,郝本权荣获集团公司“第十届干馏工技术状元”、“抚顺市五一劳动奖章”两项殊荣。与他而言,这不仅是荣誉的加冕,更是一段从“优秀”到“卓越”蜕变之旅的见证。  

  ●将团队协作作为实现目标的“强心针”

  脚踏实地,方能行稳致远。

  个人技术能力都会有“瓶颈”期,想要突破往往需要团队协同作战。郝本权带领的团队,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遇到难题时,集思广益,从不同角度探讨解决方案。

  仅以冷流测试为例。细灰排放闸板能够开关自如,而升温后就会出现卡顿的现象。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有人主张加大压缩风压,增强推拉力度;有人建议扩大闸板间隙;还有人要求增设冷却系统……最终,经多番论证,终于找到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显然,这种开放、包容的团队氛围,不仅激发了更多创新思维火花的碰撞,也加快了解决问题的速度,更让郝本权深刻地体会到,良好的团队合作是技术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环。

  ●对话郝本权:细节决定成败

  笔者:从你个人成长的角度,你认为一个年轻人要快速成长,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郝本权:勤奋,手勤、脑勤、嘴勤。我刚参加工作时,经常帮前辈们干些小活儿。这就是手勤。当然仅仅这样还不行。干活的过程要勤于思考,比如,某个环节为什么要这么处理?如果换一种方式处理,情况又会怎样呢?自己能想明白当然好;如果搞不清楚,那就要去请教技术人员和前辈们。有时候,他们简单的一句点拨,就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除此,我觉得年轻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发展,有所成就,应该不惮于下“笨”功夫,一是要把专业基础打得扎实、牢靠,二是要多干多付出,而不应该总想着走捷径。这么做即使耗时费力,而且好像短时间内也没有多少回报,但从长远计,对自身的专业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笔者:ATP炼油工艺复杂,岗位员工工作压力大,对此,你怎么看?

  郝本权:以我们班负责的干馏区域为例,现场单是动设备就有102种,静设备更多,加之各类独生子设备,管理难度确实很大。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就一定要在最细微处下功夫,因为,细节决定成败。干这项工作,就必须有一种顶住压力的精神和耐得住寂寞的胸怀。我想,这不仅是我们干馏工段,也是所有“油厂人”共同的精神追求。

  笔者:有哪些人生感悟,可以与读者分享吗?

  郝本权:技能成就梦想,奋斗点亮人生。未来,我将继续探索技术的无限可能,也会把自己的所学所知,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更多员工,为工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我还想告诉大家,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只要你想干事,每件事无论大小,你都尽全力去做,那么你最终一定能干成事! 

 

EJ7FM(J5XH0MCU7MKBAJ(D9.png

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 Reserved. ICP备案:辽ICP备19017644号  辽公网安备21040202000253号
抚顺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制作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