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分类错误!
孙剑波:奋斗,是青春的主旋律
浏览:708次'时间:2025年4月8日

——记抚顺市第十九届“百姓雷锋”、西露天矿机电内燃部员工孙剑波

3月5日下午2点,抚顺市第十九届“百姓雷锋”事迹发布典礼在抚顺雷锋大剧院拉开序幕。

在候场的30分钟里,孙剑波被一个个感人的事迹,一幕幕动人的场景,所感动所感染,几度潸然泪下。2点36分,孙剑波与另外两位百姓雷锋依次上场,站在舞台中央,手捧永恒的雷锋雕像,内心波涛汹涌,笃定地告诉自己:“这是认可和鼓励,更是责任和担当,今后,将继续用雷锋精神淬工魂、铸匠心,蜡炬志向、举手为常。”

奋斗中的幸福,是青春在梦想中的坚守

2008年,孙剑波入职西露天矿,被分配到运修厂,专门负责内燃设备的检修工作。

第一天上班,还没把身边的同事认全,组长便喊孙剑波去现场干活。当时,几个同事拉他登上了一辆皮卡绝尘而去。“这是要去哪?”他问。“车坏在哪,我们的工作岗位就在哪!”组长回答。果然,此后坑坑洼洼的矿坑底、弯弯曲曲的矿道上,都留下过他们忙碌的身影。

每天跟着有经验的师傅到现场,对设备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进行分解、清洗、组装、测试、上车……几个来回的流程跟下来,便将每台设备的零配件名称熟记于心。每天回到家,他还会将当天遇到的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详细记录下来。“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加深记忆,又能为日后处理故障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孙剑波说。果然,没过多久,他便摸清了矿里所有内燃设备的基本情况。

有一次,矿里自用的卡特挖沟机出现油位超过上限的问题,孙剑波与同事一起检查挖沟机的发动机。柴油管、喷油器油管、回油管、油箱……凡是与发动机接触的油管全都找了一遍,仍是没有任何线索。

“打火试一下。”就在大家束手无措之际,孙剑波让司机启动了挖沟机。仔细查看,发现喷油器附近有少量柴油,便取来注射器和软管将渗漏的油吸走,再用棉纱擦拭干净,判定问题症结的喷油器出现了故障。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立即更换了喷油器,现场的老师傅们都对孙剑波赞叹不已。

2017年,孙剑波被调到西露天矿机电内燃部,专门从事内燃设备管理工作。与在运修厂的工作内容相似,却又有很大的不同,除了要负责内燃设备故障维修、制定修程外,还要参与设备采购、配件质量问题跟踪反馈及汽车报废处置等多项业务,任务重,责任大。

进入到矿山生态修复关键期,斯太尔洒水车使用频率逐步增加,故障也频频出现。那段时间,洒水车的出水口与水泵经常堵塞,孙剑波与相关技术人员潜心分析故障原因,发现是水罐滤网卸掉后,加水时的灰尘及树叶等杂质进入罐体造成的。由于原有的滤网网孔较小,就势将滤网进行了“变身”,设置了孔径较大的挡网,不仅过滤掉了杂质,而且还保证了洒水车正常运行。

MT86采矿大汽车后轮是双轮设置,行驶时轮胎中间往往会夹杂石头,轮胎易磨损不说,一旦快速行驶石头飞出去,还有可能对后面正在行驶的采矿车或者行人造成伤害。孙剑波与相关技术人员一道给采矿大汽车设置了一个“打石器”,将其垂直固定在两个轮胎轮毂中心和外边缘的中间,车轮在行驶中遇到石头,“打石器”就可将石头打落在地。令人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个“打石器”,只由一个铁板加一个挂钩构成,仅花费了几百元,便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

奋斗中的幸福,是青春在拼搏中的精彩

多年的努力,孙剑波已然成长为技术能手,“传帮带”的任务自然也就落到了他的肩上。也就是从那时起,雷锋的“一团火”精神便融入到了他的血脉里,燃起了温暖与力量的光芒。

为当好新员工的领路人,孙剑波真正把自己化身为一名“老师”,倾囊相授。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自行设计制作宣讲课件,讲解内燃设备发动机、变速箱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诊断以及安全生产流程等,将复杂的机械原理简单化,将冰冷的制度温情化。只要一有时间,他便带领新员工到作业现场进行实战演练,真正将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经粗略统计,孙剑波先后帮助35名新员工学习理论和实际操作,现均已出徒。孙雨辰、周野、孙亦龙等优秀青年更是走在前、干在先,将其精益求精的精神带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2018年,西露天矿新引进了一批自卸车辆,发动机为电喷式,与之前维修人员所熟知的高压泵式发动机截然不同。出现故障,如何维修?成了一道难题。倘若外委,就会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谁会不如自己会,谁有不如自己有”。孙剑波决心拿下这门技术。

孙剑波一边与厂家技术人员探讨发动机参数,一边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电喷式发动机的精密度较高,零件组装标准精细,一旦组配不好,车辆将无法启动;如果拆卸重新组装,不仅会浪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还会对发动机造成一定的磨损。

于是,他请来发动机厂家的维修工现场指导,尽可能将电喷式发动机的维修技术了解详尽、深入。随后,将自己学到的内容进行解析,制作成通俗易懂的课件,悉数传授给每一位维修工,实现了自卸车辆的自主维修,节省了大量维修费用。

孙剑波还与同事一道先后起草修订了《机动车辆修理指标分解办法》《内燃设备大总成考核管理办法》《内燃设备升坑保养、检修管理规定》《节假日期间车辆使用管理规定》《通勤车使用管理规定》等管理办法,让基层维修人员有章可循、守规自评,为实现安全作业提供了可靠保障。

奋斗中的幸福,是青春在奉献中的升华

2009年,孙剑波萌生了奉献爱心,助人为乐的想法。加入爱心组织后,他做的第一件爱心之举是为养老院的老人织围巾。

那次,活动组织者是一位仅有光感的视力残疾阿姨。虽然忙了大半天,只织了四行,但阿姨说“献爱心是一辈子值得做的事,要用心去帮,真心去做”的这句话,孙剑波却一直铭记在心,且对他之后的爱心帮扶和志愿服务活动影响深远。

此后,孙剑波加入了多支爱心团队,无论是养老院慰问,走访困难家庭,还是公益志愿服务,他都尽所能帮助身边的困境群体。

2022年4月,孙剑波组建了“抚顺方大业主爱心志愿者团队”。最初,团队只有7人,如今已发展到50余人。

偶然的机会,孙剑波了解到望花区锦州社区残疾居民周某东一家的生活境况。于是,便找到了周某东的家,希望尽一些绵薄之力,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夫妻俩都是残疾人,男主人无劳动能力,只有靠妻子打些零工勉强维持开销,家里还有一个10岁的女儿……”消息在群里一经发出,共有30位爱心人士参加,筹集善款1380元。随后,孙剑波和部分爱心业主为一家人购买了日用品,再次去周某东家探望,临行时还为孩子留下了500元助学金。

东洲区莫地社区林某秋,因家中失火,全身65%的面积二度烧伤。得知这一消息,孙剑波又组织业主进行了爱心募捐,为急需医药费的林某秋送去了2000余元爱心筹款。

自爱心团队组建以来,孙剑波先后帮扶贫困家庭16次,累计捐款14000余元。

每当受助者向他表达谢意的时候,孙剑波都会说同样的一句话:“不用感谢我,希望在你有能力的前提下,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就是最好的报答。”

从2007开始,孙剑波还一直坚持无偿献血。截至目前,献血10次,累计献血量4000cc,共计帮助21人次。

18年风雨兼程,18年一线穿梭,孙剑波潜心钻研、攻克难关、奉献爱心的坚守从未改变,用智慧和汗水绘就“工匠人生”,点亮了雷锋精神的时代之光。 鲍雅辉

 EQ8ML3[FP}KKZSJ8P]NG07R.png

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 Reserved. ICP备案:辽ICP备19017644号  辽公网安备21040202000253号
抚顺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制作与维护